【两会访谈】全面打造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百森

2024-03-27 16:32:22 作者:曲照贵 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举报该信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百森

  今年的全国两会传递出以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政府工作报告把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向“新”而进。聚焦石化行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本刊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百森。
 

  记者:请您谈谈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贵公司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百森: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具体来讲,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天津石化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场景,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终端化方向不动摇,走好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之路,与时俱进赋予“四链”协同融合新的时代内涵,全面打造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以“减油增化”为遵循顺应产业大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低成本“油转化”进程,加快从燃料型“传统油头”向原料型“特色油头”转变。立足提升原料自给率、产品附加值,突出短流程、低成本,实施了一批短平快、跨板块项目,更加精准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南港乙烯项目加快建设,将成为地区经济增长重要牵引,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确立强势格局。

  二是以“小众厚利、大宗降本”为指向支撑价值创造,推动产品实现高端化。领衔多个集团公司“十条龙”重点攻关项目,成功验证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中国石化方案”,CHP法制环氧丙烷技术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气相法、气液法、ALL-PE引领三代“国产化”聚乙烯成套技术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聚烯烃产品家族,一批新产品顶替进口、填补空白、进军海外。

  三是以“数智变革”为驱动激发产业活力,赋能企业迈向智慧赛道。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石化产业,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IPC)扩大应用。智能工厂加快推进,依托南港乙烯项目,数字工厂与产业工厂孪生建设,智慧工地、数字化交付等一批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成为国家物联网示范、天津市智能制造5G试点示范项目。

  四是以“绿色低碳”为底色增强发展动能,提高新型工业化“含绿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蓝氢项目开工建设,首个加氢站建成投用,LNG冷能利用设施、海上光伏项目配套加快。绿色企业建设结硕果,异味管控、水效提升、土壤治理齐头并进,无异味工厂、无废工厂建设成效卓著,荣获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保持全国炼化行业环境绩效A级评级。

  五是以“选商纳资”为特色塑造创新格局,提升产业控制和迭代创新力。坚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外引跨国巨头、内联专精特新,拓展石化产业链高端合作,带动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8个合资项目有序推进,4个合资公司注册成立。
 

  记者: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新”字频现,“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是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主阵地。请您谈谈石化企业应当如何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王百森: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聚焦石化行业,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天津石化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聚天下创新资源而用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着力构建以“前厂后院”为架构的自主创新平台,以合资公司为主体的引进创新平台、以“专精特新”为依托的融合创新平台,努力以创新上的突破,赢得发展上的主动。

  一是深入开展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产业协作,主动引入中国石化在京科技创新资源,如北化院天津中试基地、石科院天津科研基地、催化剂公司天津基地等,推动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化生产、链条化延伸、高端化提升。做实“前厂后院”产研结合新形态,形成更多“首套”技术应用,推动转化应用开花结果,唱好京津“双城记”,放大天津基地的后发优势、区位优势、错位发展优势,助推我国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探索引进创新。以南港乙烯项目为牵引,与外企、民企、市属国企深入开展务实合作,打造家族化、系列化、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高端系列产品,培育品牌优势。吸引更多行业“独角兽”,培育细分市场“小巨人”,不断向终端化延伸态势,全力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挥合资公司体制机制优势,灵活推进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联合攻关,在基地内部及产业链外围架起“技术之桥”,加速产业升级、产品迭代。目前,8个乙烯下游合资项目同步推进,4个合资公司注册成立,“一头多链、集链成片、连片成群”的“产业+创新”生态圈加快形成。

  三是加快推动融合创新。突出“专精特新”,高质量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运行,联合系统内科研单位、系统外专精特新科研机构、行业重点项目实验室,构建创新利益共同体。依托专业力量打造融合智库,成立创新发展专班,围绕细分产业链组建研究团队,密切关注国内外行业技术动态,时刻紧盯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同步制定重点领域研发策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用好外部科技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形成小核心、大外围的创新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四是扎实推进机制创新。构筑内部协同、外部协作创新生态,与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实现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突破。整合公司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产销研用团队,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复合型科研人才,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储能蓄势。依托深化改革做实创新激励,探索打造创新政策“特区”,聚焦产品开发、流程优化、技术改造,推行成果转化净利润增量提成机制,激励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攻关,立足岗位贡献智慧、创造价值。
 

  记者: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请您从石化产业的角度,谈谈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贵公司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哪些超前部署?

  王百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使石化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必然。较之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构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集群,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特征。

  以高端化增强内生动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因此,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真正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和高端产品制备技术,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天津石化坚持前瞻布局,加快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一方面,南港乙烯项目引入世界一流产业技术,产品布局聚焦高端化、差异化新材料,打造创新驱动型高端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项目为牵引,聚焦“专精特新”,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优化产业链布局,实现聚“链”共赢。细分产业链,布局碳五碳九、乙烯焦油综合利用,延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高端炭黑、高端润滑油基础油等高端材料领域和新兴领域。同时,积极引入中国石化在京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内部协同、外部协作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造天津基地低成本、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竞争力。

  以智能化实现质效双升。“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国家这一战略指向,为全面推进石化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新型工业化以先进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持续推动产业优势再造。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在整体经济的占比越来越高,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成为石化行业的必然选择。天津石化超前部署,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工业生态”,在行业内首家建设5G全连接工厂,赋能提效增效、转型升级。以南港乙烯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建设“高端+智能”天津基地,按照以“老厂支撑新厂,新厂带动老厂”工作思路,打造“物理工厂数字化、现场管理可视化、生产运营智能化”世界一流的现代工厂。推动行业北斗规模化应用,强化人工智能建设,加快“机器代人”步伐。

  以绿色化推进减排降碳。“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双碳”目标大背景下,统筹安全与发展,国家赋予了新型工业化新的内涵。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天津石化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加快布局氢能、LNG冷能、光伏、地热等绿色能源,加快生物航煤项目建设,稳步提升绿电应用、生物质掺烧占比等新能源利用。其中,创新实施能量耦合,有效利用LNG冷能,乙烯能耗达到行业领先。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您今年带来了怎样的提案?

  王百森:我是一名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央企管理者,身份不同却拥有同一使命,那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作贡献。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石化行业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命脉,我比较关心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问题,不断在新产业新赛道领域拓展自己的履职空间,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时刻牢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代表广大界别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以实干和奋斗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今年全国两会,我提交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工程技术标准与高端化工材料同步升级 为技术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提供有力支撑》等提案,希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