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科院院长李明丰:用一体化体系思维构建高水平创新技术流水线

2024-02-22 11:31:01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工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举报该信息

用一体化体系思维

构建高水平创新技术流水线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必然需求,是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重要责任与历史使命。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系统分析科研创新体制机制短板不足,统筹推进以科研创新为中心的业务流程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以科学方法不断生产高水平创新技术的流水线,有效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为中国石化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推进央企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

  当前,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能力和动力不足,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要求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主动承担更大责任,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自身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格局来看,央企科研机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石性微观主体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与一般高校、政府、社会大众等创新主体不同的特点。

  在社会功能层面,其研发活动与产业应用、公共服务紧密融合、互相促进,在连接行业需求与创新资源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工作模式层面,其科技创新工作常融于经营活动,既紧贴行业又紧靠科技前沿,具有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攻关的双重能力。相比其他创新主体,央企科研机构具有离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对行业痛点把握最全面等突出优势。

  央企科研机构应以管理改革充分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实质性提升,与高校、生产企业等形成分工合作、协同互补的战略合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力支撑。

高水平创新技术流水线建设待解决的问题

  央企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必须满足双重要求:既要符合一般公共机构的特点,有效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主体和骨干作用,高质量开展公共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研发活动和科研任务,又要遵循创新规律,形成具有充分自主性、灵活性,能够有效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充分适应科研攻关任务特点和组织方式。

  石科院自查管理层面短板,发现几个影响科研创新质量和效率的主要问题。

  在事前层面,科研规划“指挥棒”作用有待发挥,科研规划对中长期科研发展方向的思考与探索不够,导向性作用发挥不够到位。课题立项的前瞻性与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事中层面,课题研发质量的总体把控和精细管理尚有提升空间,尚未建立起科研项目小试、中试、工业试验等不同研发阶段的分层分类精细化质量标准。大兵团作战优势和研究院综合优势的发挥还不够充分,科研人员在行政层面的决策行权机制有待完善。

  在事后层面,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有待提升。在促进课题从小试到中试到工业化,为用户带来价值方面引导、对原始性创新和成套技术的鼓励力度有待加大。技术评议的具体要求有待细化,责任专家作用有待加强。

高水平创新技术流水线建设的几点实践

  高水平创新技术流水线建设的核心是通过流程各节点责权利的精准定位和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动力。石科院逐项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促进科研创新质量效率显著提升。

  一是完善科研规划管理机制,明确战略布局。科研规划从战略高度引导和促进科研实践,是推动科研创新、提升科研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石科院研判行业全局,结合集团公司中长期规划,从科学性、有效性、可延续性、实用性、可行性等5个方面提出规划评价标准及评价要求,聚焦未来3至5年重点领域超前规划。

  二是细化课题门径管控要求,提升科研立项质量。进一步优化科研门径管理,在项目立项阶段设立“准入”门槛,压减课题总量,细化审查标准、加大审查力度,精心筛选一批可进入实验室、中试、工业化研究阶段的项目。根据研究领域设立四个学委会专业组进行评审,根据研究阶段对小试、中试和工业试验阶段申报课题进行分组评审,新增基础研究阶段评审,在立项阶段协助科研人员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优化课题科研方向,扣好“第一粒扣子”。2023年,全院近90%课题均通过门径评审,课题开题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强化科研项目质量控制,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科研项目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研发成功、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各研发阶段的质量标准应基于市场需求、竞争分析和企业战略而制定。石科院进一步做实科研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出台《石科院科研项目/课题阶段质量目标管理办法》,从文章专利、成果评定等5个方面出发,明确基础研究、小试研究、中试研究及工业试验等4个研发阶段的19项质量标准与控制要求,突出精细化过程管理,从严管控课题质量。

  四是提升技术负责人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主动性。在传统科研管理体制下,科研人员往往在行政管理层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和束缚,石科院进一步淡化科研管理行政化色彩,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关系,将技术负责人作为科研项目的“当家人”,科学下放人财物的支配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由度。通过制定“研究室纵向奖金分配指导意见”增强科研骨干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赋予科研人员掌握“拍板定向”权利,全面推进纵向奖金改革试点。根据群众反馈持续迭代优化课题管理、高质量课题激励、配套经费支持等领域改革举措,充分激发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

  五是强化成套技术研发,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最重要环节,是央企科研机构的生命线。石科院将成套技术作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总抓手,研究制定《成套技术管理办法》,明确成套技术开发的分类、相应考核指标等管理要求,在工艺技术、产品生产技术、装备制造技术3类中诠释28项具体内涵和载体要求,为推动课题从小试到中试及工业化阶段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研究课题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为行业解决问题。

  六是严格把关项目评议,防范后续工业化风险。项目评议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工业化阶段的潜在风险。石科院持续优化执行学委会评议管理办法,突出公正客观性、科学专业性、全面系统性,在评委组成、评议形式、风险评估、技术成熟度等方面分别进行优化改进,针对发现的潜在风险点提前制定对应措施,有效防范了后续工业化风险,为项目工业化阶段的成功实施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