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走好“世界级、高科技、 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石化行业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石化企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此,本刊采访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
中国石油和化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您谈谈作为石化央企,镇海炼化将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莫鼎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先后3次到镇海炼化考察调研,对镇海炼化提出了“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殷切嘱托。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镇海炼化坚定不移地走好“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就是要打造精益管理、安全绿色、开放创新、红色党建“四张名片”。
擦亮“精益管理”名片,积极传承以“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为内核的“三基”工作传统,以“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为内核的“精益管理”理念,持续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和智能工厂建设。比如我们新建成投产的120万吨/年乙烯项目现场,占地14万平方米的装置,现场只需要16人。
打造“安全绿色”名片,倡导“防控风险,就是讲政治、担责任、促发展,就是守护共同创造的成果”的理念,持续深化“管理网格化+技术专业化+现场规格化+行为规范化”大安全管理模式,率先打造“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
打造“开放创新”名片,自觉担当区域石化产业链“链长”企业的使命,引领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优化统筹。加快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二期)建设,谋划打造集“产销研用”于一体、“基础+高端”的石化全产业链,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重点攻关,持续延链补链强链。
打造“红色党建”名片,进一步用好镇海炼化作为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研基地的红色资源,深化“党建领航、书记领跑、党员领先”品牌创建,积极打造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国能源发展,“保障能源正常供应”“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被着重提及。在这些方面石化行业应该怎么做?
莫鼎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强有力杠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锻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能源保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石油和化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请您谈谈镇海炼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
莫鼎革:镇海炼化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理念。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深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动能,提前建成投用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一期),加速打造技术先导型基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年研发投入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完成专利申请85件,比上年增长63%。另一方面,我们主动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浙江大学、吉利集团、宁波文具行业协会等开展交流调研,与英力士、利安德巴塞尔、巴斯夫等国际大公司和浙江新和成等国内一流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资合作商谈,谋划打造集“产销研用”于一体、“基础+高端”的石化全产业链,每年直接拉动下游产值1000亿元。
今后,镇海基地不仅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乙烯、丙烯等基础石油化工产品,还将生产“塑料黄金”聚丁烯-1、电工膜、高压管式法聚乙烯、己二腈、欧玛泰胶、动物营养品等高端、终端石化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宁波石化园区急切需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料输送安全性,还可以突破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空白,更好地带动区域发展,保障浙江省汽车、家电等优势产业的产业链韧性和完整度,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同时,有效提升宁波石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
中国石油和化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被着重提及。作为来自石化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您对此有何理解?
莫鼎革:“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和乙烯产能快速增长,炼油规模已由7.9亿吨/年增长到9.8亿吨/年,乙烯产能由2200万吨/年增长到6000万吨/年,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总产能已跃居世界前列,但石化各环节发展水平不均衡,高端化工品产业发展缓慢。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技术力量分散,未形成合力,未实现有效突破。
为此,今年两会我提出3点建议。一是针对石化产业链布局规划,增强链式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建议相关部门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梳理行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品、技术清单,并以“产、销、研、用”一体化的大型石化基地为核心,布局规划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有效衔接、协调运转、协同发展。
二是集中技术攻关力量,加快“卡脖子”技术突破步伐。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平台,打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壁垒,统一攻关目标,推动科研力量、科研人才等集聚到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所在区域内,集中力量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更大突破。
三是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倾斜要素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议各级政府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实施资源要素制订差别化扶持政策,对优结构、补短板的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在建设用地、能源消费总量、环境排放指标、人才政策、建设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和资源倾斜。
中国石油和化工:谢谢您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