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季———化工真是“天坑”专业吗?
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季,广大考生开始填报志愿。近些年,社会上对化工的偏见直接影响了高校化工类专业的报考,甚至有人将化工专业戏称为“天坑”专业。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社会和公众需要客观认识化工,理解化工,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化工,投身化工。本文旨在引导公众建立对化工类专业的客观认知,为化工高等教育招生和就业提供参考。
“天坑”结论从何而来?
对于化工而言,社会上关于“天坑”专业的结论,是基于怎样的数据得出来的?它是客观的吗?是否忽略了影响人们对化工作出客观判断的许多重要因素,比如:国家的宏观战略、社会需求、职业发展空间、安全环保立法、信息不对称、媒体的刻意渲染、社会认知与沟通有效性等。
首先,公众需要了解一个逻辑概念: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看到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掉了被筛选掉的信息。 关于幸存者偏差,有一个较知名的“飞机防护”案例。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针对联军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表面上看,应该强化机翼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但是科学家最后却建议应该加强机尾的防护。这是因为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而在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正如数据一样,看得见的数据不一定是有效数据,看不见的数据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我们分析问题所依赖信息全部或者大部分来自“显著的信息”,较少利用“不显著的信息”甚至彻底忽略“沉默的信息”,得到的结论与事实情况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笔者梳理了社会上认为化工专业是“天坑”专业的几个主要理由:一是就业难,二是薪资待遇低,三是工作环境差,四是发展前景不好。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了规避幸存者偏差,下面笔者用详实的客观数据,逐项进行分析。
就业难? ——化工类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人。 可以说,“就业难”是全国各大高校和各专业近些年普遍遇到的问题,绝非化工专业的“专利”。不是说所谓的“天坑”专业就业难,而是说现在哪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难呢?而且横向对比之下,化工类专业的就业率其实要远远高于全国大部分专业的就业率。
证据一:化工专业属于工学类,按照学科分类,工学专业的就业率高于其他学科就业率。
2019年,中国校友会根据各高校公开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出了2019年全国113个主流本科专业(全国办学点大于40个的专业)就业率综合排名。将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按学科门类汇总后可以看出,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是所有门类中最高的,达94.04%,高于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
证据二:几大主要涉化类专业就业率均排名前50%,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排名前三分之一。根据各高校公开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全国113个主流本科专业(全国办学点大于40个的专业)就业率综合排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第29,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第38,制药工程专业排名第43,应用化学专业排名第51,这几大主要涉化类专业就业率均排名前50%。
证据三:从各省公开数据显示,化工专业就业率名列前茅。各省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排名中,按照学科分类,工科基本都处于前3的位置。专科就业率方面,按照19个专业大类排名:
2020年广西省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一;
2019年湖南省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一;
2019年上海市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二;
2019年北京市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四;
2019年四川省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五;
2019年重庆市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六;
2019年广东省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七;
2019年山东省专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生物与化 工大类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九;
2019年,陕西省184个主要本科专业就业质量指数排名中,石油工程(61)、油气储运工程(81)、化学(90)、化学工程与工艺(105)等专业均排名前60%,106个主要专科就业质量指数排名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53)排名前50%。
可见,所谓化工专业“就业难”的认知,并不客观。
薪资待遇低? ——化工类专业薪酬待遇状况分析
近些年,一些网络媒体常常出现类似“应届生年薪百万”“月薪十万起”等类似抓眼球的信息,给毕业生带来了焦虑和压力。应届生一毕业就能拿到高薪,毕竟属于少数,并不能代表整体,应从整个行业层面来分析薪酬水平,才能更客观和理性地认识薪资情况。
横向比较:从各行业工资水平看化工行业薪资待遇
2022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我国就业人员工资数据。这里的工资指工资总额,即单位支付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全国共有19个行业,石油和化学工业属于制造业。就制造业而言,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63946元(月薪5329元),高于全国各行业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884元(月薪5240元);在19个行业门类中,工资排名第6位;
2021年制造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2459元(月薪7705元),略低于全国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6837元(月薪8903元);在19个行业门类中,工资排名第13位。
可见,从行业整体薪酬水平划分,从属于制造业的化工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在私营单位处于所有行业领域的上游,在非私营单位处于所有行业领域的中游略偏下。也就是说,不论私营单位还是非私营单位,化工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都不是下游。
纵向比较:化工专业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
“教育投资与收入增长呈正相关。每多接受一年教育,收入就会增加一定比例。”这是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在其合著的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中提到的研究结论。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全球不同地区的案例数据来支撑该结论。比如: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年的小学教育会使一个孩子增收6%,每一年的初中教育会使一个孩子增收12%,每一年的高中教育会使一个孩子增收20%。在摩洛哥,每一年的小学教育会使一个男孩子增收5%,使一个女孩子增收0.4%,每一年的中学教育会使一个男孩子增收15%,使一个女孩子增收17%。
另据德国调研数据,一个人平均多接受一年教育,收入可以提高7%~10%。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于只接受过中等教育人,收入大概要高50%。
可见,一个人的收入是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受教育程度一般包括学历教育程度和非学历教育程度。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历提升是提高就业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从事化工的在职人员而言,一方面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等线上途径提升自身学历;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在职培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技术水平,均是提高就业收入的有效途径。关键是深挖本专业,在纵向上不断积累。
人社部在2021年底发布了2020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披露了不同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数据。所谓工资价位,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的工资水平,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分位值是指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它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一般分为低位数 (10分位)、下四分位数(25分位)、中位数(50分位)、上四分位数(75分位)和高位数(90分位)。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论管理类岗位、技术类岗位还是技能类岗位,从纵向而言,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工资水平存在明显的递增关系。比如技术类岗位中,中级职称的高位数是18.75万元每年,而高级职称的高位数是28万元每年。
对于化工行业而言,有些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出的薪酬水平是相当可观的,比如某化工企业2022年校园招聘中,给本科毕业生开出的年薪可达到18万元以上,给硕士毕业生开出的年薪可达到26万元以上,给博士毕业生开出的年薪可达到45万元以上。
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而言,要建立对自己专业的信息,坚守化工专业,坚守化工行业,尤为重要。有的人好高骛远,不惜舍弃自己的专业,为了追求热门行业、热门岗位,频频更换行业和岗位,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得到有效的积累,最后一事无成。其实,没有低收入的行业,只有低收入的岗位。只要在本专业扎扎实实做下去,在纵向上不断积累,获得高薪指日可待。
从以上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可见,所谓化工专业 “薪资待遇低”,并不客观。
工作环境差? ——化工类专业就业环境状况分析
一说到化工厂,人们往往与污染、易燃易爆、艰苦的工作环境等联系起来。实际上,现在的大部分化工企业并非如此。
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人现场作业越来越少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推行两化融合,“十二五”期间(2011-2015),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信息技术的融合取得了很大进展,全行业超过90%的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传统的工人在生产一线亲自动手操作生产设备的历史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下的自动化生产,工程师的工作区域由生产现场向中控室转移,常规任务由现场操作向后台监控和现场巡检转移。
工业机器人频频亮相,工人劳动强度越来越小
2015年开始,在智能制造国家战略推动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工业机器人开始频频亮相,传统化工厂的生产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机器人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全包圆,不仅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还使工人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
当然,有的人会说,工人的工作强度虽然小了,但是化工厂的“倒班制”比较辛苦。其实,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倒班,至少有三点共识需要明确:一是倒班制是与化工生产连续不停车的特点决定的,倒班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二是从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看,倒班是一线磨练的重要经历,而且一般不会一直倒班;三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倒班,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工厂需要倒班的人数会越来越少,直至完全被机器所取代,倒班制终结。
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工厂环境 更优美、更安全
一方面,化工厂环境越来越优美。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环保法和限塑令等法规的实施,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企业绿色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如今的化工厂环境更加优美。污水处理后的水池能养鱼,已经成为众多化工企业的“标配”。
另一方面,现在化工厂环境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6307人,其中,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 122起、死亡150人,占全国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 0.57%,占全国交通车祸死亡人数的0.12%(2021年全国发生车祸死亡人数约9.8万人)。
大家印象中,铁路是比较安全的,为了更形象地理解数据的概念,可以将化工事故与铁路事故死亡人数做个对比。2021年全国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18人(中国经营报,2022年4月)。全国大大小小化工企业约30万家,全年化工事故有122起,死亡人数 (150人)不足铁路交通事故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其实是非常小的。
产业链条长,八大就业面向,不必非得化工厂
当然,学了化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去化工厂。化工产业链很长,从上游到下游,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下面简要做一个盘点。
一是研发设计方向:化工设计院、化工研究院,对学历要求相对较高,一般要求硕士和博士学历,主要从事化工设计、研究。
化工企业、医药企业的研发部门,对学历要求相对较高,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工作。
二是销售类、企划方向:化工设备制造和销售企业的销售岗,对学历要求一般大专及以上,具备化工专业背景的销售,比没有化工专业背景的销售更具优势。
经营企划岗,要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定可行的方案,达成预定的目标。
三是技术服务方向:专利代理师,主要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专利代理师执业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考取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化工专业背景是从事化学化工类专利代理的必要条件。
在化工软件技术服务类企业,从事化工类专业教学虚拟仿真软件的设计,化学理论计算等技术服务工 作。
从事化工供应链服务的岗位,要求具备化工背景,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比如需要具有在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料计划、物流输送、进出口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
四是教育服务方向:中小学或高校教师、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培训等。
五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构公务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下属有关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
六是芯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由于化工对新兴产业的支撑,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制造企业、锂电企业(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面向化工 类专业吸纳人才。
七是互联网领域:产品经理,从事与化工相关的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
八是金融领域:金融企业包括券商,在做化工行业研究、风险投资和项目咨询时,其实很需要具有化工背景的相关人才,这是单纯金融专业出身的毕业生的短板。
通过梳理化工类专业的八大就业面向,可见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不一定就是去化工厂就业,每个人只要想从事化工,可以说从初中毕业到博士、”海归”,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关键在于对自己的定位。众多相关领域都需要化工专业毕业生,其中很多领域人才缺口很大,薪酬待遇也相当可观。可见化工专业具备很宽广的就业面向,具备很强的职业可塑性。通俗地讲,别的专业想跨界转行做化工很难,但是化工专业跨界转行很容易。可以说,化工专业是一个具有跨界范儿的专业。 可见,不能片面地认识化工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工作环境。所谓化工专业“工作环境差”,并不客观。
发展前景不好? ——化工类专业发展前景状况分析
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不好,关键看这个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贡献如何,以及个人在这个行业里的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首先,化学工业作为一个老牌的工业门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支柱型产业,虽然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其低调的本色,但这并不能掩盖化工行业本身的魅力。不论是我国制定的2035远景目标、“双碳”战略,还是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化工的支撑。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化工产值将占据全球产值的一半以上。化学工业将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第二,化学工业是现代化大生产,聚集着当代 一流的人才、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对于劳动力个体而言,在这样一个行业里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化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就像一个小社会。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可以发展成为科研尖端人才,或者高级管理人才,或者技术技能大师。如果身在跨国化工公司,比如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那么其面对的可以说是整个国际社会,要了解供应链上下游,要了解各国国情,与不同政府打交道,宗教、种族、历史、制度、法律、军事等样样都要去学习了解,这些对个人事业的视野、历练和价值体现都是巨大的。
第三,化工行业是一个同时具备广度和深度的大行业,要从一个相对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职业发展,而不是仅仅从毕业的那个节点,或者说刚刚入职的那个节点就开始作行业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如果单从薪酬这一项来看,不可否认,有的行业起点薪酬确实比较高,但是,起点薪酬的高低并不能决定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的好坏。实际上,化工类专业的就业门槛是相对较高的,其技术含量也比较高,随着学历和资历的不断积累,越往上走,就业道路会越宽阔。正如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一直是做“长线”,而不是关注“短线”的一得一失。另外,在化工领域发展可以始终有机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感受到时代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开始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对水泥、建材、阻燃材料、涂料等产生很多需求,在化工领域能切身体会到化工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再比如,近几年,我国的交通网络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出现全面增长和爆发,需要很多先进的材料,比如聚氨酯、橡胶、汽车油漆、新能源电池等,在化工领域也能深刻感受到化工对交通事业和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支撑;2010年之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进入了更加高增长的时代,更加追求产品的质量,更加追求技术含量,不论是芯片、5G还是航空航天,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新的技术突破和迭代,化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化工领域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然,不论学这个专业也好,还是从事这个行业也好,它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既包括技术性门槛,也包括兴趣爱好的门槛,不是“人挑专业”而是“专业挑人”。比如,有的人提升学历,并不是因为兴趣爱好,也不是对专业本身的热爱,而是本着逃避就业压力的心态去读硕士、读博士,抱着这样的目的和心态是很难沉下心做研究的。盲目提升学历,可能才是真的“坑”。笔者相信,这个行业也好,这门学科也好,随着不断地发展,适合的人自然会沉淀下来,在这个领域作出贡献,并促进这门学科和这个行业的发展。
可见,所谓化工专业“发展前景不好”,并不客观。
综上,化工专业被认为是“天坑”专业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就业难,二是薪资待遇低,三是工作环境差,四是发展前景不好。但通过分析发现,以上几点均不客观,甚至存在谬误。所谓“天坑专业” “夕阳产业”等言论,完全是不负责任和不客观的说法。 公众的理性认知容易受到信息不对称、媒体的刻意渲染、以及沟通有效性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认知上应摒弃这种幸存者偏差。化工类专业绝不是“天坑”专业,相反,只要热爱行业,扎根行业,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所谓“天坑”其实是“金坑”。
(作者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秘书长)